
赤霉素这种激素,其实它大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果树花卉等各类常见作物上都能使用,但使用到农作物上的效果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大家能平时够正确合理的巧妙使用它,那么它就能在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方面发挥出非常显著的高产优收效果(主要4大作用促芽、促长、促花、促果),如果大家在田间作物上使用不当或错误使用赤霉素,那么它也会对作物生长产生十分不利的负面危害而导致作物后期发生很大的减产损失。
了解赤霉素特性且会正确使用赤霉素能够提高种植收益,不懂赤霉素而随意盲目乱用或错误使用赤霉素则会带来农业种植损失。
一、作物在哪些情况下适合使用赤霉素?赤霉素有哪些使用禁忌注意事项?赤霉素的普遍适用性好且综合使用效果好,但不意味着它就能够随意性使用(随意滥用药是大忌),如果使用的时间、方法、用量、浓度以及使用环境条件不合适,也非常容易诱发作物发生很多不良的药物危害,比如说促进茎叶生长时用量过大会造成叶片生长迟缓、变大变薄,比如说促花期用药过晚不仅不能促进花芽分化反而会抑制花芽分化、减少次年花芽数量,比如说膨果期使用浓度过高会推迟果实成熟期、果皮变厚变粗糙、果肉变差,比如说留种地使用赤霉素会造成作物难形成种子或种子不孕不育(如很多无籽葡萄就是用赤霉素进行处理的),比如说土壤贫瘠水肥不足的地块使用后会造成作物长势更差、减产更严重等。
(一)赤霉素必须在土壤深厚水肥供应充足且作物长势良好(普通长势及以上)的情况下使用
(二)赤霉素可以在绝大数常见农作物上使用,但不同作物品种对赤霉素的敏感度不一样
,所以赤霉素一般不适合在30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使用(高温造成药效期变短);同时赤霉素也属于不适合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物质(使用后无效或造成花果不孕不育),所以赤霉素一般不能在18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使用(低温造成药效性变弱)。一般来说,赤霉素最适合在22-28度这个温度范围内使用,药液配制后应当尽量在4个小时内用完(药液放置时间太长会使赤霉素逐步分解而降低或丧失药效);如果是保存用剩下的赤霉素,则大家尽量把它密封后存放在低温干燥避光的环境中。
一般用量很少就能发挥出明显的作用,如果大家盲目用量过大或使用浓度过高,那么使用后不仅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反而还会导致作物发生赤霉素药害而严重作物的正常长势和正常产量形成(比如说赤霉素用量或浓度过大容易导致作物出现苗株失绿、徒长、细弱,茎叶发黄、叶片黄白大而薄、花芽分化受抑数量不足、果实外表畸形、果皮厚硬粗糙、后期早衰早熟等)。
因此,赤霉素在不同种类作物上使用时、在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根据使用说明规定的用量浓度使用(比如说赤霉素在大田粮食作物与瓜果蔬菜的用量浓度不一样,再比如说赤霉素在拌种促发芽、苗期促长茎叶、花前诱导花芽雌雄转化、花果期促花保果等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用量浓度不一样),如果大家随意乱用赤霉素则还不如一点不用的好。除此之外,赤霉素在作物不同部位使用效果也大有不同。
赤霉素在作物体内主要集中在苗株上比较幼嫩且生长能力旺盛的器官组织内(幼嫩组织合成赤霉素能力强),如嫩芽、嫩叶、根尖、幼种、幼果等部位中赤霉素含有量比较高,赤霉素在作物体内的运输方向也是由作物顶部向中下部、由作物根尖部位向植株上部进行转移运送的(平时喷打赤霉素时要重点打苗株上部幼嫩组织)。
。刺激作物体内细胞分裂与细胞伸长,以拉长作物茎节长度而不增加作物茎节数量、促进作物叶片生长扩大叶片面积的方式,促进作物苗株加速生长茎叶和促使矮化苗株提高总体高度。比如说大家平时使用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打药控旺过度而导致作物出现了生长迟缓或苗株严重矮化的情况时,这个时候我们使用赤霉素喷打1-2次即可有效缓解或解除作物上的不良药害症状;再比如说我们在韭菜每次收割后新芽新叶长到8-10公分时使用赤霉素喷一喷,就能让韭菜的叶片变得更长更肥厚;比如说黄瓜因为温度不适而出现花打顶、瓜抱头等情况时,用赤霉素喷一喷就能缓解症状促进恢复正常长势;比如说大部分绿叶类蔬菜在茎叶旺长期喷一喷赤霉素都能让苗株长得更高大、叶片变得更肥大而获得更高的产量收益。
。以增强作物体内生物酶的活性和阻断作物体内细胞休眠信号传递的方式,以加速作物种子、茎块中储备养分快速大量释放的方式,唤醒作物种子与种块的休眠、促使作物种块尽快萌芽出苗。比如说大部分种子使用赤霉素浸种处理后可以加快种子发芽速度;再比如说赤霉素能让烟草与莴苣这类需要有光环境才能正常发芽的种子在黑暗环境下也能发芽,能让韭菜、大葱、瓜类这种需要黑暗环境才能正常发芽的种子在有光环境下也能发芽、休眠期比较长的土豆茎块提前破除休眠尽快发芽。
。很多作物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需要经过长日照需求或者低温转化才能顺利实现,比如说萝卜、莴苣、甘蓝、白菜、油菜、芹菜、菠菜、荠菜等作物(这些作物在日照短、温度高的环境下则没法完成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而向这些作物适量使用一些赤霉素就可以无须经过长日照、无须经过低温转化就可以正常完成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即诱导作物由只生长茎叶顺利过度到到正常分化花芽、抽薹开花、结果孕粒)。大家需要的是,赤霉素可以诱导长日照作物分化花芽但不能诱导短日照作物分化花芽,大家不要胡乱用啊。
即赤霉素可以让农作物的花芽、花穗的雄雌性别发生改变。比如说,苦瓜、黄瓜等瓜类作物在幼苗真叶期使用赤霉素,可以促进雄花的分化让部分雌花变成雄花,从而让只有雌花没有雄花不能完成单株花期授粉的苗株变成既有雌花又有雄花且能够同株自我开花授粉的雌雄同株苗体;再比如说,对于葡萄、草莓、西红柿这些单性结实的瓜果蔬菜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赤霉素处理让这些瓜果蔬菜的果实形成无种无粒的果实。
(粮食作物在扬花末期到灌浆初期使用以此起到促进灌浆、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的增产效果)。比如说,像西红柿、茄子、辣椒、甜瓜、西瓜等瓜果蔬菜,在花期喷打花朵赤霉素可以提高开花坐果率和坐果结实率,在幼瓜幼果膨大期喷打果实可以加速幼瓜幼果生长、促使幼瓜幼果膨大;再比如说,像容易落花落荚的豆类作物、容易落花落铃的棉花作物、容易落花落果的果树作物,在这些农作物盛花期后到结荚/结铃/结果初期时喷打1-2次的赤霉素,可以大幅提高开花结实率、大幅减少落花落荚落铃落果的现象,从而起到保花保荚、保花保铃、保花保果的作用;再比如说像一些容易裂果的果树作物,在遇到干旱天气或者旱后下雨的情况时,使用赤霉素喷一喷果实可以增强果皮的生长发育能力和果皮的硬韧性,从而减少裂果问题的发生。
很多比较鲜嫩瓜果蔬菜在采收后很容易就萎焉软化、不新鲜不耐存放了,比如说黄瓜、西瓜、蒜薹、柑橘等果蔬,我们在采收前或者采收后使用赤霉素处理一下它们就能延长的它们的保鲜期(主要是赤霉素能延缓它们的成熟期),比如说,黄瓜、西瓜在采收前10-15天使用赤霉素喷雾,蒜薹在采收后使用赤霉素浸泡根基部等,都可以起到延长保鲜期、提高耐储运度的效果。
8、赤霉素通过刺激作物加速生长而对作物起到缓解/减轻/解除药害的解毒作用
(如辣椒、黄瓜、茄子、西瓜、草莓、苦瓜等),在花芽分化前10-15天喷打1次15-2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可以起到诱导花芽分化的效果,在花期和幼果期喷打1次15-2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药液,可以起到提高开花坐果率、保花保果、促进幼果膨大的作用,在采收前喷施半个月喷打1次20-25毫克/千克的赤霉素药液,可以起到促进早熟、延长保鲜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