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栏目导航
 
 
网红水果越贵越难吃?香水柠檬油柑牛油果资本如何造出超级水果忽悠你?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5-10-23 09:15   

  只要能把一分的功效包装成一百分,配上类似天然产地、精选品种、人工种植、科学管理之类的词,一款超级水果就诞生了。

  「它试图颠覆我的感官来引诱我,好像想让我将它吃掉,好像我们注定融为一体。」

  「水果启迪我们,诱惑我们,我们努力描述它们的美丽,翻山越岭追寻它们,为它们打响战争。」

  这是纪录片《水果猎人》的开场,它描述了水果对人类的诱惑,它的美丽、甜美让人类为之痴狂。

  也许你以为这只是一个诗意的描述,但今年掀起的一次次关于水果的热潮,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于水果的魔力。

  现在打开小红书,搜索原谅绿,一定能找到不少关于这种绿色茶饮的笔记,它们试图在你心头种下一片青青草原。

  它有很多名字:原谅柠檬茶、泰绿柠檬茶、泰凉柠檬茶、手打柠檬茶、绿爆柠……

  但无论哪个名字,都指向一种水果:柠檬。而且不是普通的柠檬,这种柠檬叫做「香水柠檬」。

  从前几年开始,香水柠檬开始取代传统的黄柠檬,成为广东地区不少茶饮店制作柠檬茶的主要原料。

  这种绿色的柠檬被业内人士认为「酸甜适中,香气满腔,甜而不腻,生津止渴」。

  伴随着过去几年柠檬茶逐渐走出华南地区,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受欢迎的饮品,以及今年泰绿柠檬茶的爆火,市场对香水柠檬的追捧远超过去。

  加上今年上半年产地天气过冷,香水柠檬因为霜冻减产严重。过去6元一斤的香水柠檬,一口气暴涨到了近36元,翻了6倍。

  另一种爆火的水果,同样来自广东。这种名为油柑的小众水果产自潮汕,表皮青绿,口味酸苦。

  有人评价它如同它的潮汕老乡五条人一般,携带着独属于南方的文艺与神秘气息。

  但今年,油柑在大众视野里终于拥有了姓名。 3月23日,奈雪的茶推出新品——霸气玉油柑。

  这款产品号称每一杯都是用66颗油柑榨出来的。产品上架后,销量一路上涨,堪称上半年奶茶行业第一爆品。

  顺便还创造了一个「通便神器」、「喷射战士」的梗,年轻人们在社交网站上纷纷分享自己喝完一杯玉油柑后跑去厕所酣畅淋漓稀里哗啦的故事。

  茶饮行业这场突如其来的油柑狂欢,使得这款小众水果的成本价从去年的不到5元/斤暴涨到40元/斤,一度断货到连本地人都吃不上。

  顺便说一下,据我所知,为了用甜味盖住油柑的酸苦味,奈雪的霸气玉油柑含糖量是可乐的好几倍。

  总之,香水柠檬和油柑,这两款绿色水果已经统治了饮料界的上半年。下一个会是谁,是yyds瑞幸和它的椰子吗?

  不管怎么说,这一代借由新式茶饮火起来的水果,在网红水果中也只能算是后辈。

  提到网红水果,必然绕不过去的案例是牛油果,一个从头到尾都是策划出来的顶流水果。

  无论你喜不喜欢吃牛油果,都必须承认,它的口感和味道绝对不是你第一次尝试就会爱上的那种:没有甜味,没有普通水果的多汁爽口,口感肥腻甚至有一点点腥。

  早在8000年前,墨西哥的阿兹台克人就开始了牛油果的种植。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富含脂肪的水果被用来搭配玉米片或者其他主食,起到植物黄油的作用。 谁也不会把它和「减肥」关联起来。

  大多数网红都不会用真名示人,而是起一个花名再出来行走江湖。牛油果也一样。

  牛油果最初的名字叫「睾丸果」 (ahuacatl) ,非常传神。后来被改名为「鳄梨」 (alligator pear) ,取的是形状像梨,坑坑洼洼的褐色表皮又像鳄鱼的意思。

  加州牛油果种植者协会直接把锅推给了「鳄梨」这个可怕的名字,认为鳄梨的名字毁了整个产业。

  种植者协会这批起名鬼才们,生造了一个词:「avocado」。这个词源于阿兹台克语「ahuacacahahll」。

  顺便一提,如果你仔细看一下词源,就会发现「ahuacacahahll」依然是睾丸的意思。

  起好了名字,接下来就要解决需求的问题了。牛油果在美国大举推广的时间点,正好处在20世纪后期,全美国都在推广低脂饮食的概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牛油果种植协会资助了研究机构,宣传牛油果的营养价值,说牛油果富含的是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导致肥胖。

  要知道的是,在任何一个时代,营养学家都是食品营销中重要的一环。这套方法也的确有效,到了1994年,美国人每人每年购买的牛油果就达到了一磅以上。

  真正让牛油果打开局面,成为顶流水果的,是有美国春晚之称的超级碗,也就是美国橄榄球联赛的总决赛。

  2015年2月1日进行的超级碗决赛,吸引了全美1.84亿的观众收看,在比赛第1节结束后的休息时间,Avocado from Mexico公司用450万美元抢下了30秒的时间,播放了一条墨西哥牛油果电视广告。

  和超级碗的捆绑营销,让美国全年消耗牛油果从2014年的12亿磅,飙升到2015年的20亿磅, 暴涨66%。

  食髓知味的Avocado from Mexico公司此后连续4年都投放了超级碗广告,并且在营销中突出强壮的橄榄球运动员都在吃牛油果。

  就这样,改名、营养宣传、体育营销一套操作下来,牛油果在美国完成了逆袭,并且牛油果的狂热蔓延到了整个西方世界。

  据英国《卫报》报道,光是2016年上半年,新西兰就发生了40起大型的牛油果窃案。

  而在谷歌的数据榜单上,牛油果吐司也成为2015潮流美食第一名,把牛油果摆盘做成玫瑰花形状,成为了Instagram上的热潮。

  在中国,牛油果的流行要更晚一些,但路径是相似的。牛油果进入中国是在2005年,中国对墨西哥开放对华准入之时。

  当时最受追捧的还是美国的甜橙、中国台湾的凤梨和新西兰奇异果等这些颜值高,多汁鲜甜的水果。

  牛油果这种一斤要一百多块钱,拿回家去吃一半扔一半的水果,实在不符合我们对水果的想象。

  早年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段子是,曾有顾客在高端超市指着货架上的牛油果问理货员: 「那是一颗手雷吗?」

  转折发生在2017年。在这一年,中国的牛油果进口量一下子飙升到3万多吨,比2010年2吨的进口量翻了一万多倍。

  转变的关键因素,除了国外明星超模们在Instagram的示范作用,以及智利秘鲁等多元化产地的引入使得牛油果价格逐渐亲民之外,商家的营销也不可忽视。

  电商平台们用心制作各种图片视频教授人们如何食用这种水果,营养专家们使尽全力宣传牛油果「降压」、「减肥」、「高蛋白」等功效。

  超市商家们反反复复向年轻夫妻和大爷大妈们灌输「一天一个牛油果,疾病远离我」这样的概念,无孔不入的宣传还不够,超级水果对颜值同样有要求。

  在社交网站里,牛油果还会被做成奶昔,蔬菜沙拉或者作为一顿brunch,配上极简风格的餐具和精心P过的网红自拍照放在一起,塑造出一种品质生活的氛围。

  和牛油果走红路径相似的还有奇亚籽。 这种外形类似芝麻的植物,其实是一种名为芡欧鼠尾草的植物种子,和牛油果一样产自墨西哥,一样有着古老的历史。

  2009年一位名叫Dr.Oz的美国名医,在登上奥普拉秀的时候,向大众展示了这种神奇的种子。

  这位欧兹医生不仅演示了吃法,还疯狂安利: 「这一超级食品富含可溶性纤维素,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而且有助于甩掉脂肪,轻松减肥。」

  另一位带货主播是名模米兰达·可儿,她将自己生完孩子后恢复身材归功于奇亚籽。

  在两位带货达人的助推下,2009年之后4年,欧美含有奇亚籽成分的食品销量增长了1353%。

  2013年,墨西哥奇亚籽进入中国。宣传点除了减肥,还加入了抗衰老和防癌。为了复刻牛油果的传播奇迹,墨西哥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商务参赞甚至亲自下场,为墨西哥奇亚籽背书。

  所谓「超级水果」往往介于蔬菜、水果和粮食之间,被认为具有极高的营养密度,而且必定来自遥远的国外,最好是墨西哥或者南美这种比较神秘遥远的地方。

  「超级水果」漂洋过海进口中国后,商家会先把将商品送给鉴定机构和营养专家,请他们评价营养密度、分析营养成分。

  然后商家会把营养与功效挂钩。如果包含蛋白质,就是健身必备,如果含有纤维素,就是减肥神器。

  只要能把一分的功效包装成一百分,配上类似天然产地、精选品种、人工种植、科学管理之类的词,一款超级水果就诞生了。

  对网红水果来说,过于甜蜜往往是不被允许的,过多的糖分是一种审美上的缺陷。

  下厨房网站上有个叫做《哪些食物体现中产阶级味觉》的菜单,里面是这样总结中产阶级的饮食偏好的: 他们偏爱羽衣甘蓝的又硬又苦的味道、牛油果的生鸡蛋味 、冷三明治那种吃后胃疼的感觉 、99%的黑巧克力的苦味……

  如果放到网红水果里,我们还可以扩写成: 它们偏爱奇亚籽那如同青蛙卵的猎奇形象,热爱白草莓寡淡的味觉体验,油柑那需要大量糖浆才能盖住的酸苦味,车厘子那种和山东大樱桃毫无二致,价格却翻了几倍的智商税口感。

  194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提出巴纳姆效应,认为人们很容易相信别人对自己的笼统的、可适性强的人格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禁不起深究,哪怕自己并不是这种人。

  中产人群热衷于自我暗示「我在过一种健康的生活」、「我能掌握自己的身体」。

  而网红水果的营销,便是利用了这样的暗示所产生的巴纳姆效应,让人们相信自己需要牛油果、奇亚籽这些并不美味,也说不上足够健康的食物。

  当商家销售这些网红水果,他们不会只是放在那里等你来买,而是会向你灌输水果背后光鲜的生活图景。

  他们把白草莓冠以草莓界劳斯莱斯的名号,告诉你在2014年的银座,这东西曾经被当成奢侈品出售,一颗就要数千日元。

  他们把进口樱桃冠上「车厘子」的名头,将它编入财务自由的一部分,频频登上热搜。

  于是在2019年,智利车厘子销量同比暴涨32倍多,90%都卖给了中国人。

  所以,当新茶饮又带来了全新的一批网红水果,意味着我们享用水果的方式又一次发生了变化。但背后的故事一直没变。

  比起当年牛油果种植者协会费了几十年,才将牛油果的心智植入大众消费者脑海中,如今的餐饮机构早已进化了。

  它们在年轻人中有着强大的味觉议程设置能力,靠着KOL,信息流广告和兴趣推荐,它们能精确地安排这个季度什么品类会火,下个季度哪种餐馆会排队。

  而喜茶和奈雪, 恒盛娱乐正是味觉议程设置方面的翘楚。我们吃什么东西,这件事从来都不是自然发生的。

  正因为城市中生活的我们不再缺乏食物,因此任何一种食物,在到达我们餐桌之前,必然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营销和资本上的竞争。

  《“超级食物”奇亚籽,开始和中国的五谷杂粮“抢戏”了?》——FBIF食品饮料创新

  《潮汕油柑缺货,价格飙涨8倍:新茶饮追爆款,从抢资本到抢货源》——读城记PLUS

 
 
当前位置